从“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到创办创新工场,从奔走中美之间到彻底回到中国,这个来自台湾,中等身材、半框眼镜、时刻面带微笑的中年IT精英,为中国青年人总结出“成功关键词”。
1990年,李开复第一次有机会到中国,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讲学时,他发现学生们都很聪明、好奇、勤奋,但是他们身边资源的缺乏和教育体制的落后令他震惊。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烈碰撞使李开复感到使命重重。
时隔8年,李开复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身份来到北京。因为工作原因,李开复接触了国内许多高校的大学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朝气与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动。”
曾经有一个学生写信说到:“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从此,他开始关注祖国大陆的大学生,与他们分担,同他们分享,为他们分析,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案例去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创造他们同样不可复制的成功。通向未来的路,比学业更重要的是方向,而最终决定人生向何处而去的,则是天性中的禀赋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他自己就是沿着一条这样的路而来。
1973年11月,李开复来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初入哥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填报“政治科学”专业,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却发现这个专业完全不适合自己,李开复意识到,自己急需找到自己的最爱。偶然在学校计算机房打工的机会,让他发掘出一个痴迷计算机的自己,不仅乐在其中,而且颇有天赋。能力与机遇相匹配,热爱则是理所当然。
美国的大学,大多有着简便的转系制度,经过慎重考虑,最终李开复坚定地转到计算机系,很快一鸣惊人。
大学三四年级,李开复已经开始和研究生一起选修硕士、博士课程,接手各种各样的项目。在此期间,他在“自然语言处理”课上提出挑战“图灵试验”,也就是以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的表现,最高境界是使人无法辨别真伪。
博士毕业留校起,一直到创办创新工场之前,李开复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当教师并成为最年轻的副教授,而后经历苹果、SGI、微软、谷歌四家顶级公司的高管生涯。一直行走巅峰,到底有怎样的独到之处,李开复的回答是:“追随我心。”
一边是抱怨,一边是茫然;一边是服从,一边是反叛。新青年走失在喧嚣与浮华中。这让屡屡被中国年轻人的聪明勤奋震惊的李开复,深深为这种被动思维扼腕叹息。“中国的大学生是非常优秀的,但我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困惑。面对着望子成龙的父母、应试教育体制束缚下的学校和老师、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这些都让他们很多人在路途中陷于迷失。”
于是,2000年夏天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后的5年里,李开复先后回国15次,做了50场演讲,写了4封“给中国学生的公开信”,并创办了一个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
他曾在8天时间里转战三个城市,作了6场演讲,被称作“铁人”。他却丝毫不觉累,反而被台下学生的渴望眼神深深打动,不惜抛出自己的失败案例,以期学生能够理解。
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主政四年的GOOLE中国总部,创办创新工场。他也又一次用自己的行动为他牵挂的中国青年人做出了一个示范,只有“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内最大的潜能,并为之拼尽全力。
他为渴望成功的青年人总结出成功关键词,又用自己的步步为营、一次又一次成功,告诉你,其实成功不是终结,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有意义的人生。